近日,材料工程学院获批首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航空用液压元器件轻量化及其表/界面研究创新团队”,有效助力我校“13810”重点任务中“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学科建设突破”。团队聚焦航空材料轻量化、隐身化及耐磨性技术攻关,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研发成果已应用于国防装备并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为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点申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团队未来三年将围绕航空产业需求,重点突破多频谱隐身材料、高耐磨陶瓷涂层等“卡脖子”技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深度协同。这一布局不仅强化了我校在航空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更通过技术转化和高层次人才输送,为我校“服务区域经济”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注入强劲动能,标志着西安航空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中迈出关键一步。(文、图/材料工程学院 审核/于方丽)
团队介绍:
“航空用液压元器件轻量化及其表/界面研究创新团队”是西安航空学院首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为材料工程学院院长于方丽教授, 11名核心成员(含7名教授、4名副教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6人入选省级人才计划。团队依托陕西省液压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特种泵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聚焦航空液压元器件轻量化、隐身化及耐磨性等关键技术,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研发的轻量化钛合金天线管材、多频谱智能隐身材料等成果已应用于国防装备,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团队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高耐磨陶瓷涂层”“多频谱隐身材料”“合金轻量功能一体化”三大方向开展攻关,未来三年计划申报国家级项目3-5项,联合培养硕博人才15名,为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及区域服务提供核心支撑,助力西安航空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